模具
钢铁成材价格(钢铁成交)_重复
2023-12-08 16:11:41 模具 965人已围观
2021年注定是载入钢铁行业乃至大宗商品行业历史的一年。经历了历史上最大的上涨,现在也正在经历历史级别的下跌。大家都知道“涨久必跌”的道理,但没想到崩盘来得这么快。市场各方显得有些措手不及,有的甚至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损失了一年的利润。因为投机的存在,市场总是无情的,多空双方的博弈总是完成超乎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想象的逻辑转变,而这种“大逻辑”绝不是因为一两个突发的利好新闻或事件。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勇者屡次进场押注篮板球,却多次被困在半山腰。第二轮钢价上涨见顶现已成为既定事实,那么接下来钢市将如何演变?本文从成本端梳理钢材市场变化的逻辑,并简要阐述笔者的观点。
货币供应量及其预期变化或为钢价走势转变的上层逻辑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商品的价格是其价值的货币表达。如何理解价格是商品的货币表达?假设商品的供需不变,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商品的价格自然会更高。在这个逻辑下,笔者认为,货币供应量及其预期变化是本轮钢价大幅波动的根本原因。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为了抵御疫情影响带来的经济萧条,全球货币泛滥,美联储的零利率政策也持续至今。我国的货币政策不会在年初出现急转弯,但去年以来,央行通过降准、降息和MLF操作来释放中长期货币供应。一年多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随之上涨。多个品种价格再创历史新高。 5月份国内钢材价格甚至创下历史新高。创历史新高,远超2008年的历史高位。
增加货币供应量自然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扩大货币供应量会在短期内刺激各领域的投资,而加速投资必然会在短期内增加对基础原材料的需求。在这个投资周期中,会发生突然的变化。需求激增,导致整个大宗商品领域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增加货币供应量必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通胀,但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一轮通胀只体现在基础原材料——大宗商品领域。消费品领域基本保持温和通胀水平。当然,这与我们国家的情况有所不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适度性与此有很大关系,但同时,为了保证居民消费压力不致过快增大,政策也是调控物价的重要原因。消费品。这与美国生活必需品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的物价飞涨有着本质的区别。当然,我们的超前调控也可以在市场风向发生变化时,让大宗商品价格软着陆。看看欧美国家居高不下的大宗商品价格和日常消费品价格,在暴风雨当天,我们或许会庆幸目前的物价下跌。
成本崩溃逻辑成立吗?
回到钢材价格本身,从其成本结构来看,自去年疫情爆发以来,钢材成本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20美元的铁矿石可以卖到200美元以上,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其崛起势头更加猛烈。今年,煤炭焦炭行业供给侧改革迎来焦煤矿山蓬勃发展的局面。山西等地焦炭现货价格甚至一度突破4000元/吨。与此同时,去年底提出的“双碳”目标和粗钢减产任务年内持续发酵。多重因素推动下,钢材价格突飞猛进,屡创新高。今年二、三季度价格长期处于高位。去年外资矿山赚了不少钱。今年,矿业公司、钢铁公司、煤炭焦炭公司都赚了很多钱。从钢铁企业三季度财报来看,利润水平不亚于供给侧改革。 2017 年至2018 年期间。
为什么成本会下降?首先,由于原材料本身的价值水平,即使矿山铁矿石成本每吨20-30美元,跌至目前的80美元,利润仍然相当可观;二是铁矿石港口库存增至近三年来最高水平。当前形势下,粗钢产量压缩的现实仍在引发铁矿石市场的下跌。从近年一季度情况来看,在采暖季限产影响下,铁矿石港口库存呈现放缓态势。增长当然不能忽视国外矿山的出货情况。展望明年一季度,粗钢产量的压缩预计将加上“双碳”目标的影响。铁矿石港口库存可能仍难以改变增长趋势。在此预期下,铁矿石将探底。路还很长,下滑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
焦炭市场方面,虽然近期经历了五轮下调,但价格仍处于历史高位。与近年来焦炭核心价格相比,每吨仍高出千余元。从基本面来看,经历供给侧改革后的焦炭市场,整体供给还不能说充裕。从近期全球能源市场的价格表现不难看出,进入秋冬后原油、天然气、煤炭供应持续偏紧,价格持续上涨。前一段时间,电力市场供不应求。每个人都经历过。但随着电价市场化改革以及一系列保障煤炭市场供应的措施,能源市场价格开始逐步降温。总体而言,焦炭市场价格回归近几年的中部水平是必然的,但这个时间周期可能会比铁矿石稍长一些。
显然,钢铁成本崩盘逻辑成立,原材料价格崩盘已是既成事实。至于市场还有多大的下行空间,下面笔者将从需求的角度与大家探讨。
下游需求萎缩需时修复
从10月份官方公布的制造业PMI来看,已连续两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从近期公布的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数据来看,1-10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1667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7%,对应下游消费两大宏观经济指标建筑钢材和热轧卷板的减少,直观地反映了当前国内钢材消费端的萎缩。
对于需求为何萎缩的问题,笔者总结了三个主要原因。首先,国家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空前有力、坚决。房地产三道红线制约了房地产投资的扩张。与此同时,房屋销售面积大幅下降,房地产企业纷纷撤资。压力和还贷压力加大,新开工和在建项目进度缓慢,导致建筑钢材需求大幅下降。其次,国内PPI指数与CPI指数长期背离也反映出高价原材料向下游消费品传导的难度。对于加工制造企业来说,总体来说,原材料成本上涨导致利润压缩甚至亏损,下游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当一些企业经营困难时,可能会裁员或员工收入下降,从而对消费市场产生周期性影响;第三,钢材价格持续创新高,对消费造成长期制约。虽然近期钢价大幅下跌,但投机需求依然不佳,刚性需求也受到季节性影响。需求萎缩,就像三尺长的冰冻,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求复苏亦如此。
需求分为刚性需求和投机需求。刚性需求水平是影响钢材价格涨跌的根本因素,而投机需求往往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的预期。目前钢材市场刚性需求疲软、投机需求冷清、产量低、库存低、需求不佳是当前钢材市场的真实反映。如何打破这种弱平衡,成为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铁矿石供应过剩。焦炭供应正在改善,钢铁产量正在萎缩。这些趋势很难改变,唯一能打破这种平衡的变量就是需求。房地产开发投资正经历最困难阶段,制造业陷入萎缩区间。此外,目前正处于钢材消费淡季,市场风险偏好可能因闲置而难以完成,下游需求修复需要一定时间。
辩证看待钢价下跌问题
从风险角度来看,价格涨幅越大、涨幅越快,相应的风险就越大。钢价的下跌是风险释放的过程。
辩证地看待钢价下跌问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大宗商品价格稳定运行利国利民。任何暴涨暴跌都不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钢价高企问题对产业链下游产生负面影响。钢材成本给企业带来了严重负担,钢材价格回归合理水平不仅有利于释放长期积累的风险,也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钢价下跌会对库存成本较高的钢企产生负面影响。矿业公司和贸易公司,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受益于今年前三季度钢价上涨,产业链各方依然盈利。同时,高价持续时间长,供应充足。给市场去库存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铁矿石的成本进一步降低,产业链的利润分配也变得更加合理。下游消费者也能享受到上游原材料成本下降带来的红利。因此,笔者认为,本次钢价下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远大于行业付出的成本。
原材料成本仍有一定下行空间,冬储价点仍有待观察。
每年12月份,钢材的冬储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本文只讲趋势,不讨论具体点。首先,明确2022年国际本币政策进一步收紧是大概率事件,美联储加息预期被多次提出。目前期货市场的下跌已经在这方面有所体现,但在靴子落地之前,仍然存在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近期观察国际钢材价格指数和国内价格指数的走势,发现国际钢材价格指数的跌幅没有国内价格指数那么大。由于中国钢材价格是国际钢材价格指数中的重要权重,因此可以理解为国际钢材价格指数。价格指数受到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下跌的拖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际钢价尚未出现明显崩盘,但风险总有释放的一天。如果国内钢价持续高位运行半年,谁也没想到“银色十月”会崩盘。